有序开发盐湖资源,推动碳酸锂产业发展——国家相关政策汇总
锂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非气态单质,具有电荷密度大、金属活动性强及比热容高等特性。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发展,锂因其作为“能源金属”的优异性能,成为21世纪最具应用发展潜力的元素之一。
碳酸锂,是锂的碳酸盐。经过提纯处理的电池级碳酸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锂电池领域,推动下游新能源汽车等电子产业的发展。
近年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爆发,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。因此该产业链的上游——可提供原材料采集的盐湖,因拥有丰富的锂资源而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。围绕碳酸锂、新能源等产业发展,我国曾推出了多项支持及规范政策,并逐步朝着发展盐湖产业的方向延伸。下面,让我们一起看看国家都推行过哪些相关政策——
2018年7月1日
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》
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。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。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200万辆左右。2020年底前,重点区域的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。在物流园、产业园、工业园、大型商业购物中心、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集散地建设集中式充电桩和快速充电桩。
2019年5月1日
《绿色出行行动计划(2019-2022年)》
推进绿色车辆规模化应用,在城市公共交通、出租汽车等领域进一步加大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;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,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力度,推广落实各种形式的充电优惠政策。
2019年10月30日
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》
鼓励硫、钾、硼、锂、溴等短缺化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,限制单线产能5千吨/年以下碳酸锂的项目。
2019年12月1日
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
到2020年,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、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,到2025年,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占比达到25%左右,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到30%。
2020年9月8日
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
实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,提升稀土、钒钛、钨钼、锂、铷铯、石墨等特色资源在开采、冶炼、深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水平。
2020年9月9日
自然资源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577号建议的答复
完善深层地下卤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工作。优化盐田工艺参数和盐类分离提取方法,重点优化完善提锂技术方法,为推动地下卤水锂钾资源走向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。
2020年12月27日
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(2020年版)》
鼓励外商投资综合利用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制盐、提取钾、溴、镁、锂及其深加工等海水化学资源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研发,以及锂资源加工和相关锂产品的研发、制造。
2021年1月18日
《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(2020年本)》
在云南省发展滇中锂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链发展,在青海省开展钾、钠、镁、锂、硼、锶、溴、碘、铷、铯等盐湖资源综合利用、系列产品开发及副产物利用。
2022年3月3日
关于印发《“十四五”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。深化青海与天津、山东、安徽、重庆等省市合作,健全盐湖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机制,提高盐湖钾、镁、锂等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技术与产业化水平,增强盐湖化工企业创新发展动力,推动数字盐湖、智慧盐湖建设,加快海西盐湖化工特色循环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,提升盐湖产业竞争力。
2022年11月10日
两部门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
鼓励锂电(电芯及电池组)生产企业、锂电一阶材料企业、锂电二阶材料企业、锂镍钴等上游资源企业、锂电回收企业、锂电终端应用企业及系统集成、渠道分销、物流运输等企业深度合作。
2023年1月3日
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
支持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锂离子电池。保障高性能碳酸锂、氢氧化锂和前驱体材料供给,提升单晶高镍、磷酸铁锰锂等正极材料性能。提高石墨、锂复合负极等负极材料应用水平。
随着我国碳酸锂生产技术和盐湖开发工艺的进步,如何引导产业进入大规模、高品质的发展,逐步淘汰落后低端产能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。
泰利信,一家以“新一代提锂技术让中国摆脱锂资源进口依赖”为企业使命的公司,长期致力于盐湖提锂前沿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应用。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下,未来,泰利信会以不断创新的产品工艺、专注研发的技术团队、质量更优的服务水平以及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,努力将公司“立志成长为世界盐湖资源综合开发的领跑者”的企业愿景变为现实,为提高我国战略金属资源的保障水平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、助力国家“双碳”政策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多贡献。
END
点在看